时间:2022-10-08 16:47:13 | 浏览:570
渭南日报 记者 刘虹
初冬,天气晴好,金色阳光穿透云层普照华州大地。行走乡野,风和日丽,小麦已种下,农民在田间忙碌,祥和而又充满生机。可在不久前,华州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袭击。
7月,连续强降雨致使南部山区多地暴发山洪。
9月、10月,渭河三次洪峰过境,水流达到历史最高值。
在一个又一个危急时刻,华州区一次又一次经受住严峻考验,全体党员干部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用勇于担当的行动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上演了一幕幕“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精彩故事,全力保护美丽家园。
临危不乱作指示 奔赴一线安民心
风雨过去,一切如常,人们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产生活。但眼前的平静不能掩盖曾经的艰苦奋斗。入夏以来,面对防汛的复杂情况,华州区委、区政府及早部署,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启动预案,召开研判分析会、安排部署会、视频调度会,作出重要指示:及时、彻底、安全有序转移所有危险区群众,做到不留一户、不漏一人。
7月底,华州区沿山一带暴发山洪。华州区委书记王海峰,区长高波涛带队,徒步跋山涉水,顶着风雨,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赴金堆、高塘等地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开展应急救援,安置受灾群众,组织避险转移。
整个抢险救灾,区级各大班子领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广大群众心手相连、患难与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做到“零伤亡”,使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社会大局稳定。
暴雨洪水相叠加 万众一心迎挑战
“雷局长,我们镇一个群众偷跑到渭河滩,被洪水困住,无法脱身,请求营救。”第三次洪峰过境时,下庙镇镇长秦忠山给区应急管理局局长雷华打来电话。
雷华当即命令消防救援队派出10名成员,带着绳索、橡皮艇等救援设备赶往事发地,很快将被困人员救出。同天下午2时许,大明镇又发生险情,一座桥在暴雨中垮塌,一名群众连同三轮车被洪水冲走。接到险情,应急管理局会同交通运输部门紧急开展营救,人员很快脱险。
暴雨无情人有情,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时刻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才守护了一方平安。救灾工作中,华州区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坚守承诺,共战洪魔,确保安全度汛。各镇(办)、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防汛职能,积极组织群众抗灾自救,是防汛救灾工作中的中流砥柱。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与群众同舟共济、相濡以沫。基层干部冲锋在先,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尤其是村组干部身处一线、勇往直前,保证人员全部撤离,坚守堤防岗位。
公安干警和交通警察不畏险情,冒雨24小时站岗管制交通。防汛气象部门坚持24小时监测雨情汛情,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交通、电力、水务、通信等相关部门紧急组织人力、调度机械设备,昼夜奋战施工,抢修设施。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深入灾区送医送药、消杀防疫。各级党政综合部门昼夜坚持在岗值守,及时准确传递信息,搞好综合协调服务,为抢险救灾发挥应有作用。
受灾严重不气馁 救灾生产两手抓
持续强降雨致使华州区102238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员4724人,无人员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108460.5亩,倒塌房屋49户105间,严重损坏房屋77户211间,一般损坏房屋463户1147间,损毁道路122.48公里,损坏河堤44.8公里、便民桥55座、人饮管线38.9公里,掩埋、堵塞蓄水池56个,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3166.22万元。
灾情发生后,华州区第一时间收集、汇总灾情信息,严格按照信息报送规定和时限核查上报灾情,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受灾情况,及时启动Ⅱ级救灾响应,安排相关镇和区级部门组织人员全力开展抢险救灾救助工作。下拨救灾资金32万元。设立集中安置点11个,集中安置受灾群众730人,分散安置受灾群众3994人。调拨救灾帐篷、棉衣、棉被、折叠床、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必需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临时住所、有病能医。各镇(办)积极进行排涝及秋收秋播工作。目前,农田积水和耕层滞水已基本排出,塬区小麦播种已完成。
未雨绸缪有应对 众志成城有力量
灾情严重,华州区却在险情中实现“零伤亡”。归根结底,这来自华州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未雨绸缪的应急管理措施。
汛期前,华州区就采购价值356.23万元的救灾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棉衣、棉被、发电机等。设立了4个基层备灾点,以备不时之需。在强化物资储备的同时,应急管理局今年打造了一个综合应急指挥平台。打开平台便可即时看到灾害易发生点、水库和入渭口等24个点位的情况。实现紧急突发事件处理、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等应急需求。同时,应急管理局还准备了无人机、橡皮艇、冲锋舟等高技术应急设备。
防汛救灾工作暂告一个段落,可雷华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卸下来。他说:“人行山顶坡更陡,船到江中浪更急。应急救援工作就没有松懈的时候。我们在一次次抢险救灾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形成全民防汛共识上下功夫,在构建全面防汛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做到面对突发事件时成竹在胸,万无一失。”
防患于未然是今年华州区防汛救灾工作的基石,但归根结底还是有一群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党员干部,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华州力量,共同铸就华州区防汛抗洪的铜墙铁壁,守护住百姓的家园。
渭南日报 记者 刘虹初冬,天气晴好,金色阳光穿透云层普照华州大地。行走乡野,风和日丽,小麦已种下,农民在田间忙碌,祥和而又充满生机。可在不久前,华州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暴雨袭击。7月,连续强降雨致使南部山区多地暴发山洪。9月、10月,渭河三次
2022年3月21日上午,渭南市华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华州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雷永强同志全票当选华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结果将按规定程序报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渭南市
日前,渭南市华州区委召开第三十次常委(扩大)会议,宣布省委、市委关于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区长人选的任职决定,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宝红出席会议,华州区区委书记霍文军主持会议。高波涛作表态发言。王宝红要求,要团结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在华州区委
12月25日,华州区副区长、公安华州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曹红亮到华州辖区3个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检查点,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慰问一线执勤民辅警。分局党委委员、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雷晓锋,党委委员、副局长龙延,党委委员、政工监督室主任刘育平及相关警种
渭南日报 记者 刘虹水利是兴国利民的大事,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事,把水务工作做实做好,是关乎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幸事。2021年,华州区水务局在华州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
为落实华州区委、区政府关于“十项重点工作”相关要求,9月15日,华州区召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华州3季度迎检会,会议学习了市生态环境督察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2022年3季度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各部门对
为营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浓厚氛围,华州街道“五措并举”展开各项工作,确保辖区居民度过一个有序、平安、祥和的国庆假期,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挂国旗,营氛围。提前安排、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开展氛围营造活动,街道办采购了近300面国旗,对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要求,于8月17日早5:00至11:00在华州区主城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全员核酸检测。在接到疫情指工作挥命令后,8月16日晚,华州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闻令而动、高效组织、全员奋战
渭南青年网(编辑 姚和平)今年以来,华州区高位谋划,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环境卫生整治、市容市貌规范改造、宣传教育引导常态化等多举措全面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文明之花在华州落地生根。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由区委书记、区长牵头,各区级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交通安全相关工作指示精神,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重大安全风险,遏制交通事故,华州街道严格落实上级部署,精密组织安排,积极宣传动员,大力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摒弃交通陋习,引导居民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度过一个安全、平稳的国庆假期,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华州区吴家社区涌现出了一批勇于担当作为的楼栋长,四季花城小区的周志刚同志就是其中之一。自担任小区楼栋长以来,他积极投身楼栋抗疫工作,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赤子情
2021年9月18日随着潼关开往西安的C220次列车缓缓驶入华州站,备受群众关注的焕然一新的华州站正式投入运营,至此结束了华州区20多年不通客车的历史,重现昔日华州火车站地标风采。提升改造后的火车站售票大厅华县火车站为1966年建设,属于县
2月11日,华州街道召开“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动员部署会暨春训活动安排部署会,华州街道机关全体领导干部、村(社区)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专职参加会议。会议宣读了《华州街道关于深入推进“高举旗帜、响应号召
7月20日,华州区召开省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暨美丽华州建设推进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跃民主持会议,区委常委任武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了全市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暨全市二季度美丽渭南建设调度会议精神,从臭氧污染防控、
3月23日上午,中共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街道党代表、列席人员等共计110人参加。会议通过了党委书记王峰同志代表街道党委所做的《党建引领谋发展 乘势而上求突破 为实现全面建成富裕幸福华州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