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年4月我曾专门参观过陕西朝邑的丰图义仓,震撼之余,心里仍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一个地方的了解,绕不过当地的名胜,但又不能仅限于那些名胜。念念不忘中,我又踏上了古同州的土地。位于黄河西岸的这片土地,北边是黄土高原的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4月我曾专门参观过陕西朝邑的丰图义仓,震撼之余,心里仍觉得少了点什么。对一个地方的了解,绕不过当地的名胜,但又不能仅限于那些名胜。念念不忘中,我又踏上了古同州的土地。
位于黄河西岸的这片土地,北边是黄土高原的余坡,沙土堆积,连绵不断,东边是黄河滩,南边是沙苑地,好不容易中间平坦些,却是盐碱地。再贫瘠的土地上也要生民立命,何况它还处在黄河文明的“白菜心”上。早在西汉时,朝廷就开始动工,引洛水冲盐碱。水往低处流,洛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古同州西南边绕了一圈,却被沙土坡隔在了外面。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挖龙首渠,想从北边穿过沙土坡,把水流引进“白菜心”。可惜沙土坡容易塌陷,还容易渗漏,无功而返。后来在沙土下挖洞,用柏木支护,勉强把水引了过来,这就是井渠。可惜它洞口小,引水少,顶不了大用。从那以后,历朝历代想有作为的皇帝,都盯着这片土地和这个工程。北周再次大兴土木,引水工程初现规模,提升了国力,为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1934年,杨虎城、李仪祉等有识之士召集当时的精英人才,疏通、扩充洛惠渠,用竖井加井渠的模式,在横渠里铺设轨道,把沙土运出来,把石头运进去,用石头砌墙箍顶,有效防止了涵洞的坍塌。历时13年,动用了三省18县的数万人员,花费更是不计其数。义井分水站附近,建有一个藏银楼,专门用来存放工程所需的银两。
真正实现古人梦想的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壮举,特别是后来盾构机的应用。时进隆冬,雨水减少,但总干渠里仍有两米多深的水流,通过三个分水渠,像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一样层层导流着清水,滋养着“白菜心”里的50万亩土地,让大荔人过上了好光景。
沙土地里庄稼不好长,却能长出好水果。大荔西瓜一直驰名天下,让十几万人祖祖辈辈吃着西瓜的甜蜜饭。今天,更多的人靠冬枣奔小康。这种从山东引进的品种,落户到大荔的沙土地后,蝶变出新口感,卖上了好价钱。为了让果木安全过冬,早点挂果,大荔人大手笔投入,在几十万亩土地上建起塑料大棚,在棚内加温催生。从洛惠渠分水站出来,沿着中干渠,一路驱车到黄河滩,白色的大棚连绵几十里,像天上的白云落到了地上,路边各种冬枣储存、销售、物流的摊点比比皆是。
晚上,坐到九品十三花的餐桌旁,当地的朋友说,你看这十三道点心、十三道凉菜,哪一样不是咱大荔土地上长出来的。土地是母,劳动是父,昔日的盐碱地成为今天的聚宝盆,离不开辛苦劳作的人。傍晚回城路上,我担心地问,这成片的塑料棚,下雪了怎么办?文联的朋友说,大荔人能吃苦,下雪时果农会守在大棚里,不停地清扫棚顶的积雪,整夜整夜地忙。
上次在丰图义仓流连了半天,竟没有发现,它的北边别有洞天。文联的朋友把我们带到了东岳庙的旧址。地处十三朝古都的东门外,大荔可以遥看西岳华山,皇帝定期要到山下的西岳庙祭拜。东岳泰山在千里之外,不方便常去,就在华山北边的高地上建了一个东岳庙。如今,绝大部分建筑已经化作了土,院子里只有一塔一楼。金龙塔建于唐贞观年间,八角七层,内有螺形塔梯旋转而上,中有天井上下相望。塔身全部由青砖砌成,雄伟壮观,千年不倒,极似大荔人不屈的精神。岱祠岑楼原是一个戏楼,叠檐通柱、琉璃盖瓦、斗拱挑角、雕梁画栋,经受了岁月,保持着芳华。唐塔、宋楼、清义仓,站在戏楼上,远眺山河,近观历史,朋友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下午四点多,我们在沿黄公路上向北行进。博学的朋友说,河对面就是鹳雀楼,王之涣当年举目西望,看到的应该就是眼前这个土山吧。从多彩渔村的身后,我们驱车来到福佑古寨的观景台。黄河滩上白茫茫的水面上,泥埂勾勒出丰富的画面。这里保障着西安人的餐桌,也鼓起了当地人的口袋。富裕起来的村民自发把所有屋顶涂成红色,每家的屋顶都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百福纳吉祥,百姓奔小康。望着身后的冬枣大棚和眼前的万亩鱼塘,觉得河洛图出自哪里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河洛精神在同州大地上绽放出的幸福图景,还有写在大荔人脸上的骄傲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