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5:11:40 | 浏览:2188
8月7日,“丰收中国万里行”大型公益宣推活动走进陕西大荔县。摄制组实地解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体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与大荔县人民共话乡村振兴的丰收硕果!
清朝修建的“天下第一仓”便在大荔县,它是中国古代粮仓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丰图义仓”,这个粮仓有什么特别之处?
被誉为“小满汉全席”的九品十三花是这里的特色美食,它拥有怎样的滋味呢?
大荔县是农业大县,农耕文化悠久灿烂,更被称作“中国枣乡”。这里的农业发展有何妙处?
今天,我们就到大荔县探索一番。
领略百年古仓的风采
义仓——是旧时各地汉族先贤们在储粮备荒时的一种社会习俗,我国的义仓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
“丰图义仓”是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修建的“民办粮仓”,慈禧太后赐名“丰图义仓”,她曾御封此仓为“天下第一仓”,并在仓顶赐“虎”、“龙”二字。
“丰图义仓”坐落在大荔县朝邑镇仰圣堡村内,巍然屹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上,占地面积约20余亩,仓库建于仓城墙体之内,环内城一周排列窑洞58面,每窑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
仓库像一座壁垒森严、历经沧桑的军事古城堡,坐北向南。仓壁用大砖环砌周垣,南面洞开东仓、西仓两门,中部照壁上镶有“丰图义仓”四个石刻大字。
解放后“丰图义仓”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目前,丰图义仓对游客开放,可购票参观。义仓内城设有粮食历史文化展、闫敬铭纪念展、饮食器具历史沿革展、粮食票证展、朝邑起义展等。
更可贵的是,地方政府合理利用了“丰图义仓”的旅游价值,想出了一个消费扶贫的“金点子”,为地方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天。
近三年来,大荔县先后斩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2019年,旅游综合收入75.51亿元,累计带动8000户、12520人脱贫致富。
尝九品十三花的美味
对于游客来说,玩的好、更要吃的好。说起这里的特色美食,那一定要尝尝有“小满汉全席”之称的九品十三花。
“九品十三花”是陕西东府大荔县宴席大菜一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品和碗不同,品指比碗大、比汤盆小的容器,用于盛汤菜;碗是以蒸菜为主、荤素搭配的饭菜。大荔的九品也称作大荔水席,之所以被称为水席,因席中汤菜较多而得名。
传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奔长安,途经同州府,品尝到同州水席“九品十三花”后,赞誉到“民间竟有如此美味,同州水席最养人”。
“九品十三花”非常讲究,从上菜的程序来说,先上九盘茶点、四盘干果、四盘水果、中间一盘甜点。甜点上必须点上红点,寓意喜庆高官的意思。再上十三个凉菜、四个荤菜、四个海菜、四个素菜,中间一个正主子。十三道凉菜与之前的九盘茶点拼成的图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四方形。撤下这一桌,再上九个热菜, 这些都是大荔的名菜:洪福齐天、柜中缘、烩金门、升官图、酸汤小酥肉、银耳粥、生氽丸子、酸辣肚丝、蜜汁轱辘。撤下九个热菜,再上九碗。其间还有手工花卷、千层锅盔夹辣子、燕麦面皮和野菜窝窝头等。
大荔县的“九品十三花”,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粗犷豪放的大荔人在饮食文化上的不断追求和挖掘,将大荔的饮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深感中国餐桌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索中国枣乡的发展
大荔县是全国重要的枣树发源地之一、鲜食冬枣的最佳优生区。设施面积全国最大,有着“中国枣乡”的美誉。
那么,这里的枣树种植区有多大面积呢?先随着咱们的航拍领略一番大荔冬枣种植基地↓↓↓
大荔县冬枣栽植面积达42万亩(其中设施面积37万亩),出台的冬枣生产标准被认定为国家标准,连续五年跻身“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强”,2019年进入第11位,品牌价值44.94亿元,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大荔冬枣上市时间全国最早,从5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近6个月都有鲜枣供应,年总产值超过50亿元,占全县农民经营性收入的一半以上,被群众亲切的称为“摇钱树”。
除冬枣以外,大荔县还建成粮、油、渔、秦川牛等十大国家商品基地和省级优质农产品基地,特产黄花菜、西瓜、花生、辣椒驰誉省内外。201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0.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13282元。
有美食、有美景、更有令农民增收的特色农产品!陕西大荔县,不虚此行!
8月7日,“丰收中国万里行”大型公益宣推活动走进陕西大荔县。摄制组实地解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体验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与大荔县人民共话乡村振兴的丰收硕果!清朝修建的“天下第一仓”便在大荔县,它是中国古代粮仓至今唯一还在使用的“丰图义仓”,这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大美大荔共同富裕”布局的全面启动之年,那么,如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荔、法治大荔,怎么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活动和“铸忠魂、转作风、保平安、守法治、创一流”专项活动,全力护航县域经济社会高
这个县65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坐公交车了!9月29日,30日大荔县传出的接连两件大喜事真是振奋人心! 第一件喜事,2022年9月30日大荔城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特大喜讯公告,追求品质迎盛会,服务市民向未来。大荔城市公交多年来秉承“让群众满
新中国成立73周年大庆之际,大荔公安广大民辅警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全力保障节日平安祥和。10月1日,局党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节日慰问、一线送奖活动,进一步凝聚警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送奖中,局党委成员向受表彰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
来源:陕西都市快报近期连续强降雨,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部分区域 出现了洪涝灾害。 抢险救灾一直在进行中 今天最新情况如何? 全媒体记者带你 直击大荔县抢险救灾现场 根据陕西省气象台消息,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823.1毫米,较常年偏多
大荔县赵渡镇紧急转移受困民众。 党宇杰 摄大荔县赵渡镇紧急转移受困民众。 党宇杰 摄中新网西安10月10日电 (阿琳娜 党宇杰)记者10日从陕西大荔县官方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日22时,因强降雨和渭、洛河汛情,大荔县累计受灾23.9万人
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 发自陕西大荔连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陕西大荔县遭遇严重雨涝灾害,洛河下游区域发生涨水过程及险情,赵渡镇围堤漫堤,辖区内10个村庄全部被淹。事发后至今,当地村民已被转移至朝邑镇、安仁镇等集中安置点。(图源:渭南日报提供)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佳慧 郭梓昊10月9日8时许,由于洛河下游长时间高水位运行,陕西大荔县赵渡镇乐和村朝邑生产围堤发生漫堤。大荔县防汛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荔县沿北洛河两边的乡镇都有受灾,其中赵渡镇位于最
来源:陕西交通广播近日,陕西渭南大荔县遭遇持续强降雨,发生洪涝灾害。今天,大荔县人民政府发布声明表示,大荔县洛河防汛抢险指挥部暂未以任何名义进行社会募捐。原文如下:近期,因连续强降雨导致洛河大荔段水位持续上涨,造成大荔洛河沿岸多个村庄发生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中国经济网渭南9月2日综合报道 2021年8月31日,陕西省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决定任命:刘莉为渭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莉简历刘莉,女,汉族,1975年3月生,陕西白水人,1997年9月加入中
新京报快讯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委员会宣传部微信公号“大荔宣传”11月3日发布通告,急寻张某密切接触者。广大居民朋友:张某,男,大荔县人,系新冠抗体阳性检测者的密切接触者。2020年10月31日10时30分,张某从许庄镇六师十字路口乘坐黄色华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9月28日上午,备受全县人民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大荔宾馆隆重开幕。由建新代表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奋进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 为建成大美大荔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
9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大荔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由建新主持闭幕式并讲话。由建新、马荣界、杜鑫、张锋、沙伟伟、张红林、谢文秀、卢高昌、李刚、许喜林、潘宏伟、高峰在主席台前排就坐。市委驻会指导组到会指导。本
10月10日,南都记者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政府官网获悉,截至10月9日22时,因强降雨和渭、洛河汛情,大荔县已累计受灾23.9万人,49.1万亩农田被淹,多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10日,居住在大荔县县城的艾女士向南都记者表示,“
渭南市位于陕西省东部,2020年全市GDP总量为1866.27亿元,在陕西省十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五,GDP排名远低于人口排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渭南市常住人口为468.87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59.73万人,是陕西省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