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17:32:20 | 浏览:416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5个都市圈规划。3月25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我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被纳入都市圈建设范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基础上,渭南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西安都市圈建设对渭南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意义,渭南应该如何融入西安都市圈?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市区域合作中心主任王斌,渭南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王俊。
渭南加入西安都市圈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目前都市圈已经成为承载发展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载体。西安都市圈在范围、总体空间结构等多个方面涵盖渭南。
西安都市圈规划范围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约为2.06万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了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指都市圈核心区,主要包括西安市中心城区、咸阳市主城区以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规划范围;“两轴”是指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交通大通道和西延高速铁路、包茂高速公路大通道,推动形成东西、南北两条发展轴;“多组团”指我省将打造富平阎良组团、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组团、临渭华州组团、耀州组团、杨凌武功周至组团、乾县礼泉组团等功能组团。
在王斌看来,西安都市圈对渭南来说意义重大。一是有助于提升我市基础设施水平,构建域内域外、城乡一体的综合性流通通道。二是有助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渭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353”产业集群。三是有助于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级,培育多点支撑、错位互补的新增长极。四是有助增强民生福祉,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服务,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规划》的出台实施也给渭南带来诸多利好。”张王俊认为,《规划》提出高水平推进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建设,布局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确保在原始创新突破方面保持优势,并且在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着眼于构建区域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利于渭南整合圈内科技资源,激发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加速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畅通,全面提升渭南中心城区要素汇聚能力、产城融合水平、辐射带动效应,助力渭南更好承接转移产业和发展配套产业。
西渭融合成效明显
渭南紧邻西安,在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在西安都市圈之前,西渭融合是两市协同发展的主要理念。早在2012年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西渭融合概念,安排了“推进西渭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随后出台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支持西渭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西安、渭南两市秉承共赢精神,密切政策协调,稳步有序推进融合工作,西渭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融合观念深入人心。两地先后签署了《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框架协议》《西渭融合重点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加快推进西渭融合发展规划建设西渭东区的合作协议》,有着一以贯之抓下去的共同意愿。我市各行各业也保持着对西渭融合的热切关注,接轨西安已成为广泛共识。
基础联通得到提升。依托大(同)西(安)客运专线、郑(州)西(安)客运专线,推动实现两市往返高铁班列趋于公交化运行,每天在渭停靠120多列,单程最短20分钟左右。西(安)延(安)高铁渭南段、京昆高速蒲城至西安改扩建等一批重大路网项目加快推进。西安至渭南、韩城、潼关、合阳、华山“绿巨人”动车开通运行。群众持“渭南通”公交卡可在西安乘坐公交、地铁,出行、旅游更趋方便快捷,稳步融入大西安半小时生活圈。
产业协作持续加强。围绕西安丰富的科创资源,积极探索“西安研发渭南制造”产业培育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累计培育孵化企业58家。成功举办2021秦创原·渭南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成果转化基地挂牌落地。
生态共治扎实有力。全面落实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雾霾等重污染天气联合预警机制,试点气象实况监测小范围播报。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公共服务实现共享。依托西安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优势,渭南医疗机构与省人民医院、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等多家医院建立了医联体技术协作,实现了两市公立医院预约、挂号、就诊等异地即时结算。积极加强教育领域合作,建立教育人才互动交流机制,与西安高校签订教师培训协议,中小学教师对口交流进一步加强。加快智慧城市共建共享,两市工信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在各自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上预留端口,适时开展数据资源互通共享。
市场一体化加快推进。借鉴陕西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设立渭南高新区协同创新区,渭西欧班列开通运行。积极参加丝博会、精心组织渭南文化旅游(西安)推介会等,加快承接西安外溢产业(项目)。近年来在渭落地建设重大项目29个(已建成14个),涵盖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
共建园(区)势头向好。富(平)—阎(良)产业合作园区、渭(渭南高新区)—临(潼)经济协作区、西渭东区三点支撑格局雏形初显。
建设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到西安都市圈,推动西渭融合提速。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深层次改革取得新突破,建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在黄河金三角区域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西安地铁富平段实施,规划对接西安地铁延伸主城区。以建设西安都市圈产业承载地为引领,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厚植人力、成本、配套优势,加快形成“引企、成链、聚群、协同”产业承载生态,构建以我为主、优势互补、差异发展、多元支撑、精准融合的西渭融合新格局。
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推进西安地铁富平段实施,规划对接西安地铁延伸主城区项目。筹划布局渭北工业新区,推进渭南经开区物流基地、富平高铁物流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承接西安产业外迁。加快富阎产业园区建设,力促圣唐乳业二期、航空配套产业园等建成投产,新增工业产值11亿元以上。借力曲江文旅品牌优势,启动西渭东区智造创新基地等项目,完成起步区30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打造科创和文旅融合典范。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整合科创资源、孵化机构,形成研发在西安、转化在渭南的创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协同发展黄河金三角,借势借力西安都市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天地。主动参与关中科创大走廊建设,深化渭南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进秦创原农业创新谷建设。推进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建设,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渭南成果转化基地,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推动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王斌表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将紧抓《规划》实施机遇,聚焦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着力在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快合作步伐,深化合作层次,打造西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张王俊说,《规划》提出了西安都市圈的重点建设任务,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分工协作、扩大改革开放、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文化传承发展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八个方面。渭南需要把好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抓好突破点,推动西安都市圈建设取得实效,助力渭南高质量发展。
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白冰涛
编辑:李倩倩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旅游满意度排全国第二位,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
#分享新生活#一座西安城,半部华夏史。遗憾的是时间之短,无法看遍所有风景。秀秀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历史是为了让人读之镜鉴,那么眼前的古迹则是让后人欣赏前人之威仪。走在十三朝古都的街头,秦风唐韵犹存,耳机
春天来了,可以带娃出去踏青游玩了,给大家推荐十大西安及周边所有美好的地方,全部免费,而且景色怡人,娃能玩尽兴,大人也非常舒心!趁着春光明媚,在这个美好的三月,赶紧带着孩子出发吧。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这里被称为“西安版迪士尼”,一整个童话世界。
国庆假期已经进入第三天啦!你是宅在家里休息?还是已经开始一场旅行了呢?如果不想出远门又不知道去哪里不如来看看小编的推荐~其实在西安周边就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美景——恬静的乡野风光、罕见的历史遗迹地道的民间美食……如果你既不想出远门“人挤人”还
人民网-江西频道人民网南昌4月16日电 “这面锦旗很早就想送过来了,但是疫情时期,不好外出,真的非常感谢你们,让小区居民在春节前夕用上了自来水!请一定要收下!”近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碧云天小区居民代表手拿锦旗来到后埠街城北社区,向社区工作
兴隆,有一个好名字,更是一个好地方,兴隆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南高桥遗址、唐大兴国禅寺、宋代兴国寺遗址、清北张镇戏楼、城隍庙等。兴隆还有风光旖旎的三河口,河对岸便是千年古镇——秦都镇,秦镇的城门楼还有凉皮,都让人都久久不能忘怀。当下,兴隆下辖有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 军地协作 公开宣告送达 【要旨】针对散落野外的烈士墓碑保护不到位的问题,军地检察机关联合提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将烈士墓碑迁移至烈士陵园进行集中管理维护,褒扬烈士,传承精
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加快渭南新时代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围绕城市建设短板,开展“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行动,打造“点线面”、凝聚“精气神”,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渭南市获批国家级“
渭南青年网(编辑 阳光 通讯员 杨宾)2018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渭南市华州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区委书记霍文军主持会议。全会听取常委会2017年工作报告、经济工作汇报,审议通过了《中共渭南市华州区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大城与小城作者 kellin因为儿子上学的关系,我每天都要在大城与小城之间开车往返七十多公里。说是大城,其实也就是个地级市,没有通地铁,经济一般般,倒是诞生过几位帝王,居住过几位圣贤,出过一位扣押了蒋介石的将军,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的《诗经》